時間:2023-01-09來源:本站
信創,即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,其是數據安全、網絡安全的基礎,也是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。發展信創,具有劃時代的強國意義。
一、信創的由來
2016年,24家專業從事軟硬件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的國內單位,共同發起成立了一個非營利性社會組織,并將其命名為“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工作委員會”。這就是“信創”這個詞的最早由來。
二、信創的發展階段
2018年開始美國就對中國科技企業實行高科技出口管制,實現技術“卡脖子”政策,受國際環境影響,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,信創就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加速落地。各地方政府為跟緊政策要求,促進當地高新技術發展,相繼出臺了信創相關政策。
2020年被稱之為“信創產業元年”,因為是信創產業開始全面爆發和整體布局關鍵年;
2021年,信創產業逐步走向應用落地階段,政策扶持力度持續加強;2022年是信創三年全面推廣階段的收官之年,也是明晰下一階段發展方向的重要時刻。
2022年10月7日,BIS(美國商務部工業安全局)宣布了對美國《出口管理條例(CCL)》的一系列修訂,嚴格限制了中國企業獲取高性能計算芯片、先進計算機、特定半導體制造設施與設備以及相關技術的能力,31家中國企業被列入未經核實清單,限制其使用美國設備、技術,以及雇傭美籍員工。對國內相關產業鏈造成打壓,也顯示出我國對關鍵基礎技術自主可控的意義。
在此背景下,科技自立自強被國家高度重視,強調本土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日益凸顯。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,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,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,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科技攻關,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。
三、信創產業發展趨勢:政府支持力度大、市場空間巨大
2022年1月6日,國家發改委公布了《“十四五"推進國家政務信息化規劃》明確2022-2025年將開啟新一輪數字經濟建設周期。提出:“到2025年國家電子政務網安全保障達到新水平,全面落實信息安全和信息系統等級分級保護制度,基本實現政務信息化安全可靠應用,確保政務信息化建設和應用全流程安全可靠。”該文件標志著“十四五”期間,各地政府將繼續加大向黨政信創的投入力度,并將黨政信創的重點從電子公文領域延伸到電子政務領域,從省市延伸到街道鄉鎮。因此,對于黨政信創來說,未來仍然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。
2022年6月23日,國務院印發《關于加強數字政府建設的指導意見》,提出“加快數字政府建設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強化安全可靠技術和產品應用,切實提高自主可控水平”。
2022年8月23日,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大會,提出“集中力量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產品”,“全力保障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”。
從長遠看,今后5年將是信創的關鍵時期和高速擴張的時期。預計2023年起金融、電信和電力等8個關鍵行業國產化步伐將加快。針對信創產業,國家提出了“2+8+N”體系,并按照這個順序逐步實現國產化替代。“2”是指黨、政。“8”是指關于國計民生的八大行業,即金融、電力、電信、石油、交通、教育、醫療、航空航天。“N”則指的是汽車、物流等各行各業。作為信創起步最早的領域,黨政部門在 2013 年便從電子公文系統開始信創起步試點,當前黨政市級以上公文系統的信創改造已經進入收尾階段,而后有望進一步縱向下沉至區縣鄉鎮,橫向拓展電子政務系統改造。有專業人士預測,2023年央企的辦公OA系統國產化率將達到50%;網安和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類系統國產化率達到30%;ERP等經營管理類系統國產化率達到20%;核心業務系統將開始試點。到2025年底,央企的辦公OA系統將實現100%國產化;網信安全和基礎設施、經營管理類系統國產化比例達到50%。